身居闹市,饱受噪声之苦。从半夜车叫到早市的吆喝喧哗,从尖锐的汽笛、警报到工地的夯钻塔吊;从商家的全天候音响到邻居的凿壁拆墙,从推销员的敲门服务到通宵达旦的赛况转播……声声入耳,强加于人。无声的世界固然痛苦,声满为患的天地也让人难得安宁。无处不在的噪音,既是对耳膜的恶性刺激,更是对神经系统的慢性伤残。在喧闹的环境中,若想使对方听清自己的声音,惟有将音量提高。于是,我们生存的世界便更加鼎沸。
在噪声污染受害者中,学生首当其冲。楼下车水马龙,楼内高邻装修,上哪儿复习功课呢?印象中的公园当是一个静谧的所在,却是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。熙熙攘攘的游客,轰轰烈烈的游艺机,不知疲倦的老唱片,旁若无人的机动车,山顶上有底气十足的人在吊嗓子,水面上有威风凛凛的汽艇在兜风……呜呼!公益之园也不能挣脱公害的纠缠了。
许多噪声正是人们故意创造出来的。不愿在经营服务质量上下苦功,就要指望门口的音响招徕主顾;单纯强调经济效益,当然要努力开发公园创收功能而无暇顾及环境的保护;片面追求居住舒适,自然敢超出常规装修范围,对房屋结构大动干戈,持久“作战”。一句话,唯我至上,噪声遂持续升级。
讲究公德,推己及人,噪音起码不至于愈演愈烈了。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,请注意控制噪声!